网络游戏

《大将军:罗马》印度北部地区背景介绍

2023-07-17 来源:网络 整理:游戏232(www.youxi232.com)

印度的历史的资料(长一点)

在19世纪以前,由于史料的匮乏,人们对于印度的史前史几乎一无所知。20世纪的一些重大考古发现
比莫贝卡特石窟
改变了这种情况。过去对于印度的历史即为雅利安人之历史的误解,随着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现已被完全否定;雅利安人的到来,已不再被认为是印度文明的开端。考古研究表明,印度在旧石器时代即已成为人类的定居之所。到雅利安人入侵时,已有许多民族定居于印度,这些居民的成分复杂;他们之中的一些人拥有高度发达的文化。关于这些古代居民,只有吠陀文献和早期的泰米尔文献保留了一些模糊的记载,其它情况完全依赖于考古学。
时代
在讷尔默达河谷地区发现的一些零散的早期人类化石(后定名为讷尔默达人)表明至少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印度已有人类居住。讷尔默达人的系属分类未定(直立人或智人);对于其生存年代,考古学家的估计从距今20万年到50万年不等。讷尔默达人化石是南亚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人类化石。次大陆最早的人工制品的年代早于讷尔默达人,该石器遗址发现于巴基斯坦北部的希瓦利克山,其时代大约为200万年前。希瓦利克遗址中包含大量兽骨化石,但没有人类化石伴随出土。在晚于希瓦利克遗址的地质年代发现的人类活动痕迹明显增多。按照印度考古学界的意见,印度的旧石器文化从喜马拉雅冰期序列的第二冰期开始,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
文化
有两个旧石器时代遗址经过广泛研究被作为印度早期旧石器文化的典型,即北方的梭安文化和南方的马德拉斯文化。梭安文化分布于印度河河谷及其支流梭安河,中心位于拉瓦尔品第(现属巴基斯坦)一
拉瓦尔品第
带,但实际在杰卢姆河流域以至南印的安得拉邦也有发现。该文化最早的旧石器发现于第二冰河期的台地上,称为前梭安石器。在第二间冰期台地上发现的较前梭安石器为进步的石器称为早期梭安石器。在第三冰河期第二层台地上发现了晚期梭安石器,其中首次出现了用勒瓦娄哇技术处理的工具。梭安文化的遗迹亦发现于第三间冰期和第四冰河期的台地。梭安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单面的砾石工具,以砍砸器为代表性器物,以后逐渐出现刮削器和石片工具等。马德拉斯文化广泛分布于印度中部和南部某些特定区域,以马德拉斯附近发现的手斧为典型。马德拉斯文化的遗址,按照雨期和间雨期分为若干层次;前期的石器主要用石核加工,后期开始利用石片,原料也从石英石转为玄武岩。马德拉斯文化似乎比梭安文化更为先进,该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是双面手斧和砍劈器。
中石器时代
按照印度学者的意见,次大陆没有经历过中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以后接着就是新石器时代。但根据石器工具发展的特征,一般仍从新石器时代中分出中石器时代阶段,其年代大约始自公元前30000年,并经过2.5万年的时间跨度。
中石器时代对应地质学上的全新世。中石器文化广泛分布于次大陆各地及斯里兰卡;在斯里兰卡发现
拉贾斯坦邦
了最早的中石器时代遗址,而最北的遗址发现于兴都库什山脉,那里的文化看起来是同一地区旧石器文化的直接发展。在西孟加拉和印度南部等地,发现许多中石器时代的小型石器和燧石;古吉拉特邦的朗格拉杰发现一制造工具的场所,此地并发现粗制陶器、人类骨骸和兽骨。拉贾斯坦邦的巴戈尔也是一处重要遗址。
印度中石器文化的特征是使用所谓细石器。细石器较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制品小,加工也更加细致,有刮削器、切肉刀、手斧、钻头等多种类型。中石器时代的居民仍然以渔猎和采集为生,虽然也发现了一些可能表明此时已有人从事驯养动物和小规模农业活动的证据。无论如何农业和畜牧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生活方式。印度最古老的岩洞壁画发现于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在中石器时代人生活的山洞里,岩画更加频繁地出现,它们表现了狩猎等人类活动的生动场景。一些遗址可能保存了最早的宗教活动的痕迹。
据估计印度的中石器时代最晚结束于距今5000年前。现代人类(智人)在这一时期进入次大陆,其时间大约是在1.2万年前最后一个冰河时期的末期。
新石器时代
大约自公元前6000年以后起印度各地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文化的分布范围更加广泛。俾路支斯坦和信德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出现较早;印度河以东地区的已发现遗址则属于较晚的年代。不同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延续时间不尽相同:在俾路支,新石器文化很快进化为金石并用阶段;而在克什米尔和中印度森林地区,新石器文化出现较晚,结束也较晚。在迈索尔和阿萨姆邦也发现了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从俾路支的遗址推断,该地区的文化与邻近的伊朗文化和阿富汗文化有密切关系。
印度新石器文化总体来说晚于两河流域文化。这时虽然还没有完全放弃粗石器的使用,不过新石器时
阿富汗文化
代的人使用的石器大多数已是经过打磨加工的适于更多不同用途的工具。在极个别的地区发现了铜器。这一时期的居民留下了一些墓葬,在克什米尔和南部印度的婆罗门吉里、皮克利哈尔等地都发现了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墓穴。他们耕种土地,饲养动物并掌握了取火方法。在克什米尔的布尔扎霍姆岩洞内发现的遗址表明此时已制造陶器。他们能造船和织布。但是,此时是否已经从游牧和狩猎的生活方式转为定居务农,还没有确定。迈索尔地区高原上的新石器时代人显然是游牧的。新石器时代的印度居民与旧石器时代的居住者是否属于同一种族,这是很难说的。
金石并用时代
印度的金石并用时代,或称为红铜时代,是部分学者提出的介于新石器时代和哈拉帕文明之间的一个时代。其具体时间大约在公元前第4千纪中叶至第3千纪中叶。这一时代的人们所用工具仍以石器和骨器为主,但金属也已经进入人类生活。黄金可能是印度原始居民最早利用的金属,不过他们只把黄金用来做饰品。最早作为实用工具的金属也许是红铜,在金石并用时代的遗迹中常有发现。红铜器的形式有斧子、凿子、铜环和铜条等。这一时期的文化大抵建立在畜牧和种植业基础上,人们饲养牛羊,种植大麦、小麦和豆类。
金石并用时代的文化主要发现于恒河与亚穆纳河河间地,以及拉贾斯坦、旁遮普和古吉拉特。

2古代时期编辑
吠陀文化
(公元前3000年 到 前600年)
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公元前第三千纪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通常以其代表遗址所在
祭司国王像
地哈拉帕(在西旁遮普)命名,称为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是一个分布范围非常广大的文明,在时间上大致与古代两河流域文化及古埃及文化同时。这一文化在达到相当发达和成熟的情况下,由于至今不明的原因而衰落以至最终彻底消失。取代哈拉帕文化的是由西北方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带来的新文化体系,这一文化(有时以其圣典的名字称为吠陀文化)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吠陀一词的意思是知识,是神圣的或宗教的知识,中国古代曾将这个词译为“明”或“圣明”。吠陀是包括有大量的各种知识的宗教文献,是在很长的时期中由多人口头编撰并且世代口传下来的。早期吠陀时代的历史几乎完全无从考查;梨俱吠陀描述这一时期。雅利安人的主要活动是祭祀、迁徙和对土著居民(可能是达罗毗荼人)进行征服。雅利安人在这时的主要祭祀对象是代表自然力量的因陀罗、阿耆尼诸神。《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产生较晚,被称为“后期吠陀”。在后期吠陀产生的时代,雅利安人的文化相较以前有了很大发展;他们从早期主要居住的旁遮普移入恒河流域地区。种姓制度在这时大概已经出现。崇拜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的婆罗门教代替了敬奉自然神灵的早期吠陀信仰,这种宗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抬高祭司阶层(婆罗门)的地位。往世书和印度大史诗描述这一时期雅利安人分成不同的部落集团,而且
摩亨佐·达罗谷仓遗址
人民中已经有被称为“罗阇”的领导者出现(王)。敌对的部落集团之间进行频繁的战争,最终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早期印度国家。在前600年时,印度有不少于20个这样的国家,吠陀时代到这时通常认为已经结束。这一历史时期是所谓的列国时期,因为佛教产生于这一时期,也常称为佛陀时期。列国时代的印度精神生活十分活跃,出现了许多哲学或宗教流派,其中影响最为久远的即是佛教和耆那教。通常称这次思想爆发为“沙门思潮”,新涌现的许多思想潮流的一个共同点是,它们都反对婆罗门在印度社会中的特权地位。
印度十六雄国时期
(前600年前后)
印度十六雄国(Mahajanapadas)是十六个强盛的王国或共和国,其范围涵盖肥沃的印度河-恒河平原,其
印度十六雄国分布图
实也有其他较小的国家,散布在这个范围上。通常所指的十六雄国是:迦尸、憍萨罗、鸯伽、摩揭陀、弗栗恃(跋耆)、末罗、支提、跋蹉、俱卢、般遮罗、摩差耶、修罗色那、阿湿波、阿盘底、犍陀罗和甘菩遮(剑洴沙)。在许多印度邦国之中,位于今比哈尔邦的摩揭陀国逐渐居于优势地位。印度可信的政治史开始于频毗娑罗(瓶沙王)统治摩揭陀的时期。往世书和各教派的典籍证明了这位君主的存在,以及他积极的政治活动导致摩揭陀的实力大大增强。频毗娑罗之子阿阇世(未生怨王)执行扩张政策,大概在北印度确立了某种盟主地位;他并且支持佛教的发展,使佛教在王舍城举行第一次结集。大约从前4世纪开始,难陀王朝统治了摩揭陀;这个王朝的建立人摩诃坡德摩·难陀是一个比阿阇世还要强大得多的统治者,甚至德干高原的某些地区也服从他的王权。
波斯人与希腊人的入侵(前600年 到 前200年) 公元前6世纪末期,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征服了印度西北部地区。这是有记载的印度雅利安人社会与其它发
亚历山大帝国
达文明的第一次政治接触。大流士一世将他的印度属地建为一个省,并且可能是波斯帝国人口最多、最富裕的一个省。在大流士之后侵入印度的是古代欧洲最伟大的征服者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波斯帝国的衰弱导致他可以长驱直入亚洲,其兵锋所及最远之处就是印度。亚历山大对印度西北部地区的侵略在印度文献中没有留下任何记载,然而它可能对孔雀王朝的兴起起了助推作用。
孔雀王朝
(前322年 到 前185年)
阿育王孔雀王朝时期地图
亚历山大撤出印度之后不久,被称为月护王的旃陀罗笈多推翻了摩揭陀的难陀王室。旃陀罗笈多建立起印度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国式政权孔雀王朝。他赶走了希腊人在旁遮普的残余力量,逐渐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区。月护王在位后期击退了亚洲最强有力的希腊统治者塞琉古一世的入侵,并获得对阿富汗的统治权。孔雀王朝终于在阿育王时期到达颠峰,这位伟大的君主完成了对南方羯陵伽的征服,这样除了极南端的一些国家以外整个印度都在形式上统一于帝国政权之下了。阿育王大力支持佛教,广泛进行传教活动。但是,孔雀王朝的强盛在阿育王去世之后即告终止。摩揭陀的力量退缩回它本来居有的地区,印度恢复列国时代的那种分裂状态。
外族入侵时期
(公元前200~公元200年)
从前2世纪初开始,大夏希腊人、塞人和安息人先后侵入印度;塞人的侵略尤其广泛,他们在整个西印度建立了许多公国。大月氏人成为最成功的侵入者,他们在北印度建立了强大的贵霜帝国,这个国家被列举为古典世界的四大帝国(罗马帝国、安息、贵霜帝国和汉朝)之一。贵霜时代的宝贵产物是大乘佛教和犍陀罗艺术。
笈多王朝
(公元320年~540年)
贵霜帝国在强盛了若干世纪之后分裂为一些小的政治力量。取代他们在北
笈多王朝的领土范围
印度的优势地位的是旃陀罗笈多一世建立的笈多王朝。笈多王朝是孔雀王朝之后印度的第一个强大王朝,也是由印度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帝国政权,常常被认为是印度古典文化的黄金时期。与孔雀王朝一样,笈多王朝的发源地是在摩揭陀;这个王朝的头几位君主都是征服者,他们确实统一了北印度,但在南方则并没有扩张得太远。旃陀罗笈多二世取得了一次对塞人的辉煌胜利,常常被认为是印度传说中的伟大英雄超日王。中国僧人法显在旃陀罗笈多二世在位时访问了印度,他描写这位国王的贤明统治使印度人民安居乐业。笈多王朝的文化非常繁荣。婆罗门教再度兴起,不过此时它已经开始向现代印度教转变;佛教和耆那教继续拥有广泛信徒。笈多君主的宗教政策总体上来说是容许所有教派传播。在文学上,出现了古代印度最伟大的诗人迦梨陀娑。
后笈多王朝
(公元700年前后)
从中亚侵入印度的嚈哒人(白匈奴)严重地损害了笈多王朝。嚈哒人后来被印度社会所同化,但他们在5~6世纪的活动促成了帝国的解体。许多地方王公和民族反对笈多王朝的中央权力,于是这个帝国迅速瓦解了。所谓后笈多王朝(实际上与真正的笈多王室没有关系)的统治权力再次退回摩揭陀。7世纪的印度是分裂和混乱的,除了卡瑙季(曲女城)的统治者戒日王在北印度建立过短暂的霸权之外,没有一个王公拥有广大的权力。不过,在南印度则兴起了几个强盛的政权,如遮娄其人(其统治者打败了戒日王的进攻)、罗湿陀罗拘陀王朝和帕拉瓦人。

世界上有哪些强盛一时的国家?(17世纪以前)

按年代顺序排列(除去纯中国王朝):

亚述帝国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安息帝国 贵霜帝国 匈奴汗国
查理曼帝国 拜占庭帝国 阿拉伯帝国 突厥汗国
神圣罗马帝国 突厥塞尔柱汗国 蒙古汗国
帖木儿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莫卧儿帝国
西班牙帝国 俄罗斯帝国
日不落帝国(英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
德意志帝国
大日本帝国(这个很囧,但是说实话是算的)

美国 苏联

世界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1: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创始人,政治领袖

  2:牛顿 发现日光十七色混合的人;发明反射式望远镜的人;微积分,二项式创始人;四大运动定论创始人;《原理》作者;恒星起源学创始人

  3:耶稣基督 基督教创始人;《圣经》作者

  4:释迦牟尼 佛教创始人

  5:孔丘 儒教创始人

  6:保罗 基督教最伟大的使徒;《新约》作者

  7:蔡伦 纸的发明人

  8:古登堡 活字印刷及活字印刷法的创始人,推广人

  9:哥伦布 美洲大陆发现者

  10: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相对论,相对论学创始人,核能发现者

  11:巴斯德 生源说创始人,细菌学创始人,疫苗创始人

  12:伽利略 “无阻力时不同重量物体下落速度一样”定理创始人,惯性定律创始人,太阳黑子,卫星论创始人;日心说创始人之一

  13:亚里士多德 古代史中最伟大的科学家,哲学家;天文学,动物学,胚胎学,地理地质学,物理学,解刨学,生理学,形而上学创始人 14:欧几里的 《几何原本》作者

  15:摩西 犹太教创始人,率领希伯来人走出埃及的人

  16:达尔文 进化论奠基人

  17:秦始皇 统一中国者

  18:奥古斯都 古罗马第一任皇帝

  19:哥白尼 日心说创始人

  20:拉瓦锡 基本化学理论创始人,元素说创始人,“呼吸等于燃烧”重要理论创始人

  21:君士坦丁大帝 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罗马帝国皇帝

  22:瓦特 蒸汽机发明人

  23:迈克尔法拉第 发电机创始人

  24:迈克斯韦 创立了一组有四个方程式的表达电磁间基本定律的方程组

  25:路得 欧洲宗教改革的发起者

  26:华盛顿 美利坚合众国开国总统,美国解放者

  27:卡尔马克思 社会主义学说创始人

  28:莱特兄弟 飞机发明人

  29:成吉思汗 古元国开国皇帝

  30:亚当斯密 经济理论学奠基人

  31:爱德华德维尔(莎士比亚) 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

  32:约翰道尔顿 将原子假说引入主流科学的人

  33:亚历山大大帝 世界上最著名的征服者

  34:拿破仑伯纳巴 著名的征服者,法国皇帝

  35:托马斯爱迪生 发明大王

  36:安东尼凡列文虎克 微生物发现者,高倍率显微镜发明人

  37:威廉默顿 将麻醉引入手术的人

  38:马可尼 无线电发明人

  39:希特勒 著名独裁者,征服者,前德国元首

  40:柏拉图 西方主流哲学创始人

  41:克伦威尔 英国议会民主制奠基人

  42:亚历山大贝尔 电话发明人

  43:亚历山大弗莱明 抗生素发明人

  44:洛克 首位集民主立宪思想之大成者

  45:贝多芬 世界上最伟大的作曲家

  46:海森堡 量子理论创始人

  47:路易思达盖尔 照相机发明人

  48:西蒙博利瓦尔 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解放者

  49:笛卡尔 法国著名数学家,科学家,哲学家

  50:米开朗基罗 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

  51:乌尔班二世 十字军东征号召者

  52:欧麦尔一世 伊斯兰教最伟大的哈里发

  53:阿育王 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印度帝国创始人

  54:奥古斯丁 罗马最伟大的神学家

  55:威廉哈维 发现血液循环和心脏功能的人

  56:欧娜斯特罗瑟夫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

  57:约翰加尔文 著名新教神学家,道德家

  58:孟德尔 遗传学开创人,发现遗传基本原理

  59:马克思普朗克 “辐射能是以团状而非连续流式辐射”说法开创人

  60:利斯特 将消毒法用于手术的人

  61:奥托 内燃机发明人

  62:皮萨罗 西班牙著名冒险家

  63:克尔特斯 墨西哥征服者

  64:托马斯杰弗逊 美国著名总统,《独立宣言》起草人

  65:伊莎贝拉一世 著名西班牙王后

  66:斯大林 著名前苏联领导人

  67:凯撒 著名罗马领袖

  68:威廉一世 著名征服者,法国公爵

  69:弗洛伊格 精神分析学奠基人

  70:詹纳 牛痘接种术发明人

  71:伦琴 X射线发现者

  72:巴赫 著名音乐家

  73:老子 道教创始者

  74:伏尔泰 法国启蒙运动先驱者

  75:开普勒 行星运动规律的发现者

  76:费米 第一座核反应堆的设计者

  77:欧勒 十八世纪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

  78:卢梭 著名教育家

  79:马吉亚维里 为统治而不惜使用一切手段的第一人

  80:马尔萨斯 人口危机发现者,《人口论》作者

  81:肯尼迪 阿波罗计划制定者,前美国总统

  82:平克斯 避孕药发明人

  83:摩尼 摩尼教创始人

  84:列宁 前苏联开国总统,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国家缔造者

  85:隋文帝 再次统一中国的人

  86:达迦马 发现从欧洲到印度的最短航线

  87:居鲁士大帝 波斯帝国缔造者

  88:彼得大帝 俄国最杰出的沙皇

  89:毛泽东 引导中国走向光明的领导者

  90:培根 哲学新时代的先驱

  91:福特 流水线发明人

  92:孟子 儒家学派最伟大的继承者

  93:索洛亚斯德 索洛亚斯德教创始人

  94:伊丽莎白一世 英国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

  95:戈尔巴乔夫 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

  96:美尼斯 古埃及创世国王

  97:扎里曼 法兰西国王,萨克森的征服者

  98:荷马 《荷马史诗》作者

  99:查士丁尼一世 《查士丁尼法典》作者

  100:摩柯鲻罗 蓍那教创始人

西罗马灭亡原因(论文)

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摘要:以史为鉴,西罗马帝国由昔日辉煌走向腐败堕落,每况愈下,如一大厦倾圮,一朝灭亡。罗马帝国的兴亡盛衰的经验教训值得后人深思借鉴。

关键词:西罗马帝国、道德沦丧、奢侈腐化
古罗马帝国曾经称霸欧、亚、非三大洲,把浩瀚的地中海变成了自家的“内湖”。罗马城,建筑雄伟,规模宏大,由一色的大理石砌成,这座“永恒之城”足以千秋万代地传承下去。想不到,万世基业居然急剧衰亡:395年,帝国高层闹内讧,随即分裂成东西两块,你过你的,我过我的,其实就是两个国家;熬到476年,西罗马帝国最终被日耳曼人干掉了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西罗马帝国灭亡是欧洲文明的倒退,是世界史上最严重的一次逆淘汰。在帝国灭亡后的一次会议上,就有人叹息:“雄伟的建筑物被捣毁,珍贵的典籍被付之一炬,繁荣的城市被废弃,纤弱高贵的妇人成为野兽手中的玩物”。但西罗马帝国到底是怎样灭亡的呢?
道德的沦丧历来被认为是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之一。据说图拉真统治期间,罗马城有32000名娼妓。假如我们相信一些古典作家的说法,同性恋在当时是极其普遍的,甚至是时髦的现象。当时的罗马街头整日整夜游荡着大批的流氓无产者。3-4世纪,罗马的流氓既无收入又鄙视劳动,终日的兴趣只在于出卖自己的选票和观看野蛮的角斗。这时的角斗比以前规模更大,更加血腥,狮子、老虎等猛兽也被引进剧场,与赤手空拳的角斗士进行生死决斗。参观角斗的既有愚味无知的下层民众,也有富裕的达官贵族。各种宴会通宵达旦,为追求美味珍馐入口时的美妙感受,他们在饱餐之后吃催吐的药物,以便再吃。呕吐物把台伯河水弄得污秽不堪。罗马社会道德的沦丧表明:其文明已进入腐朽、衰败的阶段。
奢侈腐败,传统优良的道德精神被摧毁。许多罗马史学家都认为,在迦太基沦陷后,罗马人变得过于贪财和骄奢淫逸。各级官员由个人野心和权力的贪欲所驱动,只为个人利益而非共和国利益忙碌。这种局面变在来年导致 严重的内乱。[1](P.29)
当罗马人回首往事的时候都把早期共和国的那段岁月视为黄金时代。在那时,罗马人的传统美德,比如诚实、节俭、适度、谦虚、勇敢等,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扬。据史载,像西庇阿那样的大将军都自己下田劳作,为人谦虚。还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名叫做辛辛那图斯的罗马将军,应召放下耕作的犁耙,受命准备指挥一支大军同埃奎人作战。他在半个月之内完成了这一切,并在打了一场著名的胜仗后马上解甲归田,回到他的农场重操旧业。在其后几个世纪里,当罗马人的生活似乎变得过于奢华和腐败后,罗马人回顾像辛辛那图斯这样的人时,都肃然起敬。[2](P.17)帝国时代的罗马,许多人认为家庭生活水平比起共和国时代下降了。这样的抱怨成了时尚:太多的财富和过分的奢侈已经毁掉为了“我们祖宗的习俗”。
早期的基督教作家以及后来的历史学家和道德主义者都一直这样断言:“罗马帝国衰亡是人性关系堕落,生活奢侈和挥霍放荡的结果。”[3](P.133)德国历史学家蒙森在《罗马史》中这样说:“财政的困境部分原因于例常与异常的花费,部分原因在于处理不善。……这些开销虽然浩繁,罗马的财源本来并非不能应付,然而罗马人的行政效率却已大不如前,究其原因,是受了民心的普遍松弛,及寡廉鲜耻的影响。”[4](P.205)公民道德精神衰败,帝国晚期,大多平民蜕化,脱离生产,无所事事,成了无业游民。他们醉心于向政客出卖选票,鼓噪于市,滋扰事端,成了一股产生社会,又腐化着社会的病态力量。贪污、腐败,政治日益黑暗,军纪松弛,战斗力下降,公民集体涣散,风气日益败坏,堕落,放荡,生活日益沉沦,帝国在外族入侵的那一刹那彻底瓦解了。奢侈的生活,摧毁了罗马人传统、优良的道德精神。渐渐泯灭那颗为国家奋斗,谦虚,诚实的进取心。个人私欲和贪念膨胀,堕落放荡,造成古代道德沦丧,社会风气腐朽,社会病态,各个阶层渗透着腐败堕落,传统道德已成为昔日的回忆。
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如昙花般熔赫一时,昔日的辉煌还没有来得及回忆,就顷刻消失了。
参考文献:
1.[1] [2](英)彼得

周亚夫军细柳的注释译文

译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刀剑出鞘,开弓搭箭,弓拉满月。

皇上的先行引导人员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引导的人说:“皇上即将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

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

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皇上就放松了缰绳,让马慢慢行走。到了大营,将军亚夫拿着武器拱手行礼。

并说:“穿戴盔甲的将士是不能行跪拜礼的,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皇上被此感动,马上神情严肃地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霸上、棘门的军营。

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去偷袭且被敌人俘虏的,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吗?”文帝称赞了周亚夫很久。

出自:《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中的《绛侯周勃世家》,又名《细柳营》,作者司马迁。

原文:

周亚夫军细柳

两汉: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

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扩展资料:

背景介绍:

绛侯周勃是汉朝开国功臣。吕后家族威胁到刘氏王朝时,他与丞相陈平共谋诛诸吕,立汉文帝。周亚夫是周勃之子,先为河内守,因他的兄长绛侯周胜之有罪。

他被封为条侯,延续绛侯的后代封号。历经文帝、景帝两朝,曾任河内郡太守、中尉、太尉、丞相等职。

以善于将兵、直言持正著称。后因得罪景帝下狱,绝食而死。这篇文章即记载他为河内守驻军细柳时的一段事迹。

人物介绍:

周亚夫是西汉开国功臣绛侯周勃的儿子。汉文帝后二年,袭父爵为绛侯。开始,周亚夫做河内郡守,当时有个老妇人许负,以善于看面相著名。

有次,周亚夫请她到自己的官府中,为自己看相。许负对他说:“您的命相比较尊贵,三年之后可以封侯,再过八年,就可以做丞相了,地位显贵了。但您再过九年,就会因饥饿而死的。”

周亚夫听了根本不信,他说:“我肯定不会被封侯的,因为我的哥哥已经继承了父亲的侯爵,即使他死了也会让侄子继承,排不到我。说我饿死也不可能,因为既然我尊贵了,又怎么会饿死呢?”

许负说她只是根据面相得出的结论,她还指着周亚夫的嘴角说:“您的嘴边缘有条竖直的纹到了嘴角,这是种饿死的面相。”周亚夫听了,惊讶不已。

事情也有凑巧的时候,过了三年,周亚夫的哥哥周胜之因杀人罪被剥夺了侯爵之位。文帝念周勃对汉朝建国立下战功,所以不愿意就此剥夺了周家的爵位。

于是下令推选周勃儿子中最好的来继承爵位。大家一致推举了周亚夫,所以周亚夫就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作者介绍:

司马迁(前145年—约前87年)字子长,左冯诩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正是汉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十岁时,司马迁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得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

家学渊源既深,复从名师受业,启发诱导,获益不浅。大约二十岁,司马迁开始外出游历。司马迁三十八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

后因为李陵辩护,身体和心灵遭受巨大的折磨。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史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亚夫军细柳